通城五里村高密度养鱼“游”出致富路
来源:米乐官方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4:00:52咸宁网讯 记者丁伟、通讯员刘颖、沈威报导:牵网、起鱼、落筐……近来,天气晴好,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“零排放”圈养高密度水产饲养基地,农户两两协作,正忙着收网捞鱼。
“上一年3月投的鱼苗,现在正是收成的时节。均匀每天可捞鱼1000多尾,首要销往本地农贸市场、餐饮店等。”基地管理人员李英群介绍。
该基地由通城县水产局于2022年出资建造,占地面积约20亩,现在共建有32个圈养桶,饲养彩虹鲷、大白刁、大头鱼等10余种水产种类。
基地作为村庄复兴扶持项目,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、咸宁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指导,以村集体经济的方法开展,带动乡民增收致富。
与传统水产饲养比较,高密度水产饲养经济效益更杰出。李英群泄漏,这种高密度饲养形式产值更高,传统饲养方法每亩水面产值只要250至300公斤,现在这种圈养高密度养鱼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。而且,饲料定量投进,不会糟蹋。
“鱼圈养在圈养桶内,经过下面的锥形集污设备搜集残饵、粪污等废弃物,再经吸污泵抽排出去、进入尾水别离塔。”李英群说,固体废弃物搜集后能再利用,成为地步的有机肥;废水经尾水处理桶过滤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,以此来完成饲养废弃物的“零排放”。
为进一步做好“水”工业,2023年,该村在原有的“零排放”高密度饲养基地的基础上扩建了一个集特种饲养、垂钓、王八饲养于一体的饲养休闲基地,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致富。现在,五里村已构成鱼苗繁衍、出售、成鱼饲养的一体化格式,村内水产饲养面积约300多亩,年出产值约为100吨。
五里村党支部书记黎星表明,现在全村40%的乡民从事水产职业,均匀每户增收约1万元。未来,该村将持续依托天然资源优势,做足“水”文章,全力开展特征饲养、栽培工业,以工业兴隆促进大众增收致富。